详情
贴片广告图片

感染后出现味觉嗅觉减退?专家:并非后遗症,这件事千万别做!达到这些条件,身体痊愈

情感故事 2260阅读
慢热型男
慢热型男 Lv.10楼主+关注
2022-12-24 09:34 来自湖北 孝感
贴片广告图片



经过一段时间的“抗争”后,近期,有不少新冠病毒感染者症状逐渐消失,“感觉自己好得差不多了”。


但随之而来的问题,貌似也不少。


“发烧、浑身酸痛的症状消失后,还是闻不到味道,喝醋都感觉没有酸味,我这是咋了?”这几天,不少网友反映,感染康复后出现味觉、嗅觉减退的症状,有人2-3天自动恢复了,但有人已经持续了近一周。


对此,专家表示,这并非是新冠后遗症,综合国外各项研究显示,大多数在一个月以内都会恢复。


医生提醒:

“以毒攻毒”不可取



据“上海嘉定”官方微信消息,当地一位感染新冠病毒的95后小伙在嗅觉、味觉失灵后,短短5分钟内,咀嚼柠檬、口吞芥末、猛喝酱油,以此试图唤醒嗅觉、味觉。

这位小伙并不是个例。小编注意到,在社交媒体平台中,还有网友以鲱鱼罐头等食物刺激嗅觉、味觉系统。


嘉定区中心医院感染科主任、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张慧表示:“以毒攻毒”的唤醒法并不可取。在康复期间,还是要注意饮食清淡。

张慧医生表示,部分新冠感染的患者会出现味觉、嗅觉的丧失,这种味觉嗅觉的丧失是没有特殊治疗方法的。

用醋等刺激性的食物去恢复味觉,其实是不可取的。因为这种刺激性的食物,会损伤局部的口腔黏膜,甚至消化道的黏膜,从而引起胃部不适。


味觉嗅觉丧失

可能与感染者的免疫反应强度有关



来自哥伦比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科研机构12月14日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上的研究发现,感染新冠病毒后味觉或嗅觉的丧失,可能与被感染者的免疫反应强度有关。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7月28日报道,在《英国医学杂志》(The BMJ)发布的一份分析报告中,研究人员分析了此前在几个大洲和不同人群中进行的18项关于嗅觉和味觉丧失的研究,约75%的这类患者的嗅觉或者味觉会在30天内恢复。报告指出,随着时间推移,嗅觉或味觉的恢复率有所提高。此外,一项2022年9月由新加坡综合医院的科学家进行的研究发现,在经历新冠感染6个月后,大部分患者会恢复嗅觉或味觉。

并非后遗症

一般一个月内可恢复



“后遗症一般是指疾病彻底痊愈后持续存在的症状,而新冠病毒感染急性期过后,部分人残存在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鼻塞、咳嗽、嗅觉味觉减退等并不属于后遗症的范畴,只能说是新冠病毒感染的症状之一。”12月21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赵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林江涛也曾指出,嗅觉味觉减退是新冠病毒感染特别是奥密克戎病毒株感染的“一过性”症状,随着疾病的进程和症状的逐步减轻大多数人完全可以自行恢复到正常。

嗅觉味觉减退的症状对于一般病程而言两周到一个月即可自行转好,不必过于担忧。“但是,如果味觉嗅觉减退的情况超过一个月还没有改观的话,建议及时前往附近医院的耳鼻喉科就诊。”赵宇强调。

嗅觉或味觉减退怎么办?


每天刷牙两次,确保口腔卫生。
有条件的可以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进行嗅觉训练包括每天闻柠檬、玫瑰、丁香和桉树,一天两次,每次20秒。
可尝试在食物中添加香草和香料比如辣椒、柠檬汁等。但对于同时伴有腹泻或平素胃肠道功能不良的患者,建议谨慎使用。



除了后遗症
很多市民也很关心
自己“阳”后多久没有传染性?
转阴后还会二次感染吗?
何时才能返岗?


>>>

“阳”后多久没有传染性?


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康复后的解除隔离、恢复正常生活和返岗复工等问题,需要满足哪些标准?


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表示,按照目前执行的第九版诊疗方案:


第一,体温恢复正常3天以上;

第二,症状基本消失或明显好转;

第三,有肺炎症状的,在复查CT时,显示肺炎病灶已经明显吸收;

第四,连续两天核酸检测阴性,或者Ct值≥35,或者3次抗原阴性。

满足上述条件可达到治愈标准。



在第九版诊疗方案中没有抗原标准,因为现在很多地方不做核酸检测,我们认为,三次抗原检测可代替两次核酸检测,身体康复了,确实没有传染性了,对周围人没有传染威胁了,这是临床医学上的一个金标准。



感染新冠后,7天之后是否就没有传染性了?

李侗曾表示,好得快的第五天就好了,但很大比例没有完全转阴,还可能有传染性,感染后建议隔离够七天,如果还有咳嗽症状,返岗后也要坚持戴好口罩,像一些比较重要的养老院、监护室等岗位工作人员和准备去探访老人,尤其高龄老人、婴幼儿的人,建议大家隔离够了十天再去,这样才能保证更安全些。

>>>

转阴后还会二次感染吗?

李侗曾表示,人们在首次感染奥密克戎之后,短期内抗体水平比较高,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一般认为3-6个月不会二次感染。但如果病毒突变了,病毒免疫逃逸能力变强,二次感染的风险可能变大。

“阳过”之后家中有残留的病毒,不会导致再次感染,人体的免疫系统是有记忆的,短期内不会感染同一个病毒。

这些“新冠民间偏方”

靠谱吗?


近期,一条声称来自“常州红十字会会长”的通知传播得很广。

该通知称,将红糖、生姜、大葱白、大蒜等熬水喝,感染病毒的概率几乎为零。但核查发现,该截图早在2020年2月就已在网络传播,当时常州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就对外辟谣表示,该机构以及会长都没有发布过以上信息。


而且,世界卫生组织明确表示,没有证据证明生姜、大蒜能够预防新冠病毒。益生菌、辣椒等食品也不能让人们免于感染新冠病毒。

此外,还有传言称,浓盐水、漱口水、白酒漱口能预防新冠。

对此,专家表示,“浓盐水漱口能预防新冠”的说法不可信。

盐水漱口可以起到清洁口腔的作用,对咽喉炎和某些过敏性疾病有帮助。但是,新型冠状病毒是通过呼吸道传播的,也就是通过鼻子吸入后,病毒附着在鼻腔、气管或肺部导致发病,而盐水漱口只能清洁口腔,无法清洁呼吸道。

完整健康的口腔黏膜是人体抵抗微生物入侵的第一道屏障,长期使用浓盐水漱口不仅起不到“消毒”作用,还会对黏膜形成刺激,引起水肿,导致这道屏障被破坏,“帮助”病毒长驱直入。如果是患有口腔黏膜疾病的患者,还会刺激原有病损,出现疼痛、糜烂或溃疡等情况。

“漱口水漱口能预防新冠”的说法,也没有科学依据。漱口水有一定清洁杀菌、净化口气的作用,但不宜长期使用。部分漱口水含有薄荷、肉桂、酒精等成分,长期应用会刺激口腔黏膜,引起口腔菌群失调,部分人还会出现过敏反应。同样,如果是患有口腔溃疡、扁平苔藓等黏膜疾病的患者还会出现原有疾病加重的情况。

需要强调的是,“抗菌漱口水”虽然对清除口腔中的某些微生物有一定作用,但是不能清除新冠病毒。

另外,含漱白酒也不能预防新冠病毒感染。很多人认为白酒含有酒精能杀菌,含漱可以起到消毒的作用。殊不知用白酒直接含漱同样会破坏我们的黏膜上皮屏障,造成口腔黏膜灼伤,甚至糜烂溃疡,引起疼痛,临床上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对于患有口腔黏膜病的患者更是不可取的,同样会加重原有病情。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上海嘉定、中国青年报、央视新闻、@新闻一加一、南方日报


贴片广告图片

喜欢此帖就给TA打赏~

感谢您的赏脸阅读

3
5
10
15
20

打赏后这些钱都会交给作者

您的城市币余额不足

广告图片 广告

可能感兴趣

没有任何回帖,回复抢沙发~
18
城市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