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翠花是大悟县刘集镇中心初中教师家属,丈夫彭启超是镇中心初中教师,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
2007年,邓翠花受学校委托任学校“留守学生之家”管理员工作。刘集镇中心初中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许多学生的家长长期在外务工经商,学校“留守儿童少年”超过了50%。由于一部分家长把孩子委托给教师家属照看,因此使得这些留守学生更需要关爱。7年来,邓翠花作为“留守学生之家”管理员,从关心“留守学生”的生活入手,做“留守学生”生活的知情人、成长的保护人。邓翠花凭着自己的执著和坚韧,给“留守学生”营造了一个健康成长环境,帮助“留守学生”走出心理阴影,被学生亲切称为“爱心妈妈”。2012年获得县关工委、县妇联授予的“爱心妈妈”称号。
身为人妻、人母和人媳,邓翠花一直坚持着中国传统妇女的朴素、孝顺和勤劳,尽心尽力地做好一切,照顾好老人和孩子,关心体贴丈夫。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给予家人最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家庭变得更加温暖。为了让丈夫能安心工作,平日里,邓翠花会主动打理大大小小的家务,对于家里的老人长辈都能尽责尽孝,每当看到老人如同孩子般童真的笑脸,邓翠花如同吃了蜜糖一样的甜。只要为了这个家庭,为了老人和孩子能幸福快乐,她觉得付出什么都在所不惜,心甘情愿。
邓翠花家庭是一个崇尚文明、积极进取、相敬相爱的家庭,夫妻敬业爱岗事业有成,儿女热情礼貌健康上进,邻里相处融洽和睦,赢得了周围人们的赞美。他们全家,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以德治家。丈夫彭启超工作几十载,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干一行爱一行,全心全意为教育做实事,做好事。对自己的所学所知从不保留地传授给学生。
彭启超长期担任毕业班班主任,工作任务重,在家时间少,相对照顾家庭的精力就少了。邓翠花总是理解、支持,从无怨言,她十分尊重体谅丈夫,认为丈夫的工作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邓翠花想,作为一名家庭主妇,要充分体现了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作为媳妇,要恪守妇道,对老人虚寒问暖,还经常陪老人谈心,做她精神上的支柱。作为母亲,她慈爱,但从不溺爱,在照顾好女儿生活的同时,还担负起教育孩子成才的重任,作为妻子,一定要成为“贤内助”。
丈夫彭启超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还努力做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协调好家庭事务,使整个家庭和谐融洽,和睦相处。他把工作之余时间都留给了家人,陪伴家人,就算只是一家人在一起聊天,那也是他心中最幸福快乐的时光,身为一家之主,彭启超以宽容和理解善待每一位家庭成员,做到“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关怀”。作为儿子,他尊敬老人、关心老人、孝顺老人。在忙碌的工作过程中他仍然坚持,抽空陪伴他人,是出了名的孝子作为丈夫,他爱护妻子,与妻子相互关心,互相扶持,夫妻感情融洽,从不为小事争吵作为父亲,他以身作则,注重对孩子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孩子节俭、谦逊、自强的良好品质,教育他们独立自重、学会做事、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为了使女儿能够更加健康的成长,邓翠花彭启超夫妇一方面洁身自爱,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品位,另一方面率先垂范,为儿女做出榜样。生活俭朴,物质生活追求淡泊,不慕新潮,不摆阔气,从不浪费,提倡节约,精打细算,用之有度。还经常教育儿女一菜一汤,当思来之不易。两个孩子朴实大方,从不大手大脚乱花钱,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严于律己,为了以良好的言行影响孩子,在家讨论家务事,总是以公序良俗和法律法规为标准,努力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不行敬老尊长,自结婚起,对双方老人十分尊敬和孝顺。不仅在生活上予以照顾,家中大小事也征询他们意见,使他们觉得受尊重,在家里有地位,因而心情开朗。在言传身教下,我们的女儿礼貌懂事,有所作为。
邓翠花的家庭幸福美满,公婆今年79岁,身体健康。彭启超多次被市、县评为“优秀班主任”,“先进工作者”。儿子大学毕业被中国电信湖北分公司录用,女儿为北京盛京信息技术公司员工。弟,弟媳都毕业于武警医学院,现在分别任职于武警北京总队医院和北京市疾控中心。一家人和和美美,其乐融融。
投票地址
http://www.hbdawu.gov.cn/fulian/zt/zmjt/53796.html